是那些饱蕴着智慧才情、展示着世态风情的辑录和承载着先人学说和思想的格言体小品集了。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优秀的文学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
他们那些形诸文字的精神与情感结晶是中华文明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
世风日下依然能倡导并坚持孝悌,物欲横流依然能淡泊名利,仕途得意依然能心存忧患意识,
遭遇不测依然能泰然处之,国家危亡依然能竭尽忠诚,温饱之余依然能不忘劳作之苦,
生活清贫依然能寄情山水,凡此种种,都是这些优秀文人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处世三奇书”所收纳的短句小品均为清言体,风格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
既有诗歌的韵律又有散文的流畅。这些编辑成集、主题鲜明的短句小品,
是被柔美化了的格言,似诗非诗,似文非文,是小品文的一种,
形式上是介于箴言警句和散文之间的文体,通常由前后对仗或排比的两句或两段组成,
以达到均衡与和谐之美。由清言汇集而成的书籍叫清言集或清言体小品集,
有分编和不分编两种,题材自由,体例松散,
所收清言小品数量少则近百则、多则数百则不等,每则小品的篇幅少则七、八个字,
多则逾百。内容涵盖古贤经典和民俗文化,其中尤以演绎儒道释三家之言为多,
形式短小精致,文风飘逸清雅,具有“小品中的小品(林语堂语)”的美称。
的知识、明敏的思辨、冷隽的文字、促人深省的儆诫、益人心智的启迪以及豁达如禅的觉醒,
从古贤经典和民俗文化中撷取菁华但又不简单地复述这些原文,
而是在赋予它们一定的情景衬托后将其锻造成一个个既养眼又养心的段子,
于寥寥隽语中将经典所含的意旨优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充分诠释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古人修身养性的清晰图景,
让读者在诵读这些金科玉律时多了一份愉悦感和亲近感。十年前,
周文标先生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菜根谭》汉英对照本时,我...